自動造型機錯型的原因:
1、型板錯位
在鑄造工藝設計過程中,出于鑄件本身結構的問題,不能夠分型面的確定原則第1條:盡可能將鑄件的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箱內以減少錯型;從而在設計時需要分模,上箱箱都有;甚至三箱造型或多箱造型都有。在模具制作過程中,如果制作水平不高,或者模具裝配水平不高,那么很容易會造成型板錯位。水平無箱自動造型機所需要型板都是雙面型板,型板一塊兩面把模型上下箱分開,在設計時并不是把模型分開,只是從分型面上分開上下模型,制作完成以后整體鑲嵌在型板上,模型就不會出現錯位,從而就能夠避免型板錯位的問題。但這種做法相對于尺寸較小的模型比較容易實現,但對于尺寸較大的模型,還得考慮型板與模具組裝時要靠定位銷優化設計。
2、錐型定位銷粘有砂塊
自動無箱造型機有一個的設計,就是錐型定位銷定位,這種方式方便換模板。模板不需要固定,換模板只需要抬下使用完的模板,換上新的模板放大托模架上即可,換模板非常快。但是,這種錐型定位銷面如果清理不及時容易粘砂,造型時,上下箱合模時由于吹砂不干凈,定位銷銷面上存有浮砂,上箱和下箱合箱不嚴,留有縫隙,型板與上下砂箱之間不平行,造成錯位。型板上粘有砂塊,合箱時模板與砂箱合上不,也容易造成錯位。為了防止錐型定位銷錐面粘砂,造型機上專門設有吹砂裝置,每完成一個循環,使用風槍吹走浮砂。
3、推型過快,上下錯位
一般情況下,液壓動力單元性能穩定,使用壽命,動力消耗降低,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長期使用,油缸密封圈容易老化,造成密封不嚴,甚至有時由于液壓泵站冷卻效果差,油溫過高等,還是容易出現問題。在造型過程中,合箱造型完成以后,先是脫箱油缸帶動脫箱板把合箱造型完成砂胎脫離輔助砂箱,接砂型板回落原位,此時合箱造型完成以后的砂胎需要從造型工位轉移至澆注工位輸送到澆注段,如果推箱缸速度過快,推箱板推動下箱砂胎就會與上箱砂胎晃動而錯移。
4、套箱內壁清掃不干凈,粘有砂塊
搬運套箱放到待澆注的砂胎上,套箱內壁殘余砂塊推動砂型移動,套箱內壁與砂型直接接觸;在澆注時由于砂型內腔在高溫時水分遷移,在砂型外表面遇到套箱冷凝成水珠,粘成砂團直接吸附在套箱內壁上。正常情況下,在從澆注完成的砂胎上取下以后,需用清掃器清掃;但是長期使用后,清掃器把刷老化會造成清掃不干凈,致使套箱內壁仍存有砂團,在套箱放在砂胎上時,這些多余的砂團會造成砂胎移動,從而使用砂型錯位。
5、起模不平,上箱砂胎傾斜
模板放在起模架上,造型完成后,模板脫離時,起模架上的起模支點不在一條水平線上,起模時快慢不一至導致起模高度不一致,起模完成下芯合箱后,下箱砂胎平放在轉移臺車上,上砂胎傾斜;在放套箱時,套箱就會推動上箱砂胎移動。其實這種情況和上面套箱清掃不干凈粘有砂塊一樣,終結果都是上下箱砂胎位置錯位。
全自動造型機的操作規程:
1、恪守全自動造型機通用操作規程。
2、全自動造型機起模時,頂桿有 平穩而又同步上或,不然,告訴修補人員修補。
3、全自動造型機壓實時,壓砂橫梁轉架應平穩地滾動,不要操作過猛,發作沖擊。
4、操作者在出產前后有 留意模具是不是杰出,外模與芯模的定位銷是不是配套。
5、操作全自動造型機的作業人員應思維會集。
6、全自動造型機合箱完工后,應按技能規則,將模子吊搬到制定的澆注點(線)。擺放規整,并加以壓鐵或卡子鎖箱。雜件有 注明記號。
7、全自動造型機砂箱禁絕堆積太高,通常不得兩米,所用東西有 堆積規整,避免發作事端。
8、運用噴燈時應留意,避免火災發作,運用行燈有 是36V以下低壓燈泡,禁用220V以上高壓燈泡。
9、全自動造型機運用行車時應先查看吊具是不是杰出,起吊時應將鉤子扎牢鏈條拉直,禁絕斜吊和超負荷起吊。
10、禁止在起吊砂箱下面修模操作。大型砂箱開箱,翻身墊箱時有 用方形物件墊妥。
11、全自動造型機運用的砂箱有 牢固,搭手要完好無裂紋和曲折景象。